產品分類
Products 發改委相關官員日前透露,《中國低碳產品認證管理辦法》即將出臺,這是一個全國統一推行的、自愿性的低碳產品認證制度。“什么是低碳產品?如果這個認證管理辦法出臺,也就意味著消費者可以有參考的依據,從而在購買商品時用自己的行為推動企業節能減排。”在獲知這一消息后,北京一家消費者維權社會組織的負責人告訴記者。
為了在企業中更好地普及低碳技術,發改委相關官員表示,在出臺認證管理辦法的同時,還將發布相關技術支撐文件,編制低碳技術推廣目錄,實施低碳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。開發高性價比太陽能光伏電池技術、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技術、大功率風能發電、天然氣分布式能源、地熱發電、海洋能發電、智能及綠色電網、新能源汽車和儲電技術等關鍵低碳技術。
與政策同行的是資金安排。據了解,近年來,財政部門已陸續出臺30多項財稅制度和辦法,并調整財政支出結構,中央財政累計安排3380多億元資金,加上地方財政配套資金,帶動社會投入上萬億元,共同推動節能減排工作。
在政策和資金“雙管齊下”的局面下,節能減排已不僅僅是企業的社會責任,還包含著龐大的商機。
財政獎勵、稅收優惠、信貸支持等政策措施,大力支持節能服務公司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進行節能改造,截至目前已有3900多家節能服務公司登記注冊,年產值近1300億元。
節能減排是企業履行環境責任的體現,不僅離不開企業自身的努力,還要依靠全社會的推動。
近期,國家相關部門公布了近年來中央財政在節能減排方面投入的資金,并擬出臺政策,通過低碳產品認證等辦法,推動企業節能減排。
作為推動企業履責的另一支外部力量,消費者群體希望,市場上的產品能夠清晰地顯示企業減排和碳排放水平,消費者可以通過產品的選擇“倒逼”企業履責。
2011年,我國企業繼續積極開展節能減排,取得了新的進展。但受制于各種現實因素的影響,節能減排總體目標任務的完成低于事先的規劃。這意味著“十二五”后4年節能減排形勢更加嚴峻。標準化作為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技術支撐,必將承擔更多更重的工作任務。
建立標準化體系是推動企業節能減排的基礎。筆者認為,要抓好以下幾個環節的標準化工作,效果才能更明顯。
建立以技術標準、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為主要內容的節能減排標準體系。發揮企業的市場經濟主體作用,使廣大企業借助技術標準的推廣,提高在節能減排方面的市場競爭能力。根據企業能耗和污染物規模,確定監控管理和科技服務主體,引進標準和*標準,協助企業完成生產技術改造,加快節能減排標準化技術研發與推廣。
會同財政部門,加大節能減排標準化科技投入力度,加快節能減排技術標準研發中心建設,在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安排上將其列為重點領域和優先主題,下大力氣解決節能減排的技術制約問題。
開展節能減排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工作。通過專業工程試驗室制定專業標準,優化、轉化落后生產方式,推動以企業為主體,產、學、研相結合的節能減排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工作。加快系統化集成平臺的研究與建設,有重點地選擇和推動一批實用性節能減排技術標準關鍵技術的研究。
標準化執行是促進企業節能減排的保障。我國應從技術節能、管理節能、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、廢物循環利用等環節入手,幫助企業建立科學適用的節能減排標準體系,形成強有力的標準化管理格局。在科學測算的基礎上,把節能減排目標和任務以標準化方式逐級分解到各級組織,并加大執行標準的力度,促進企業節能減排指標實現。
標準化工作的主體是企業,加強企業標準化工作,關鍵是要強化企業在標準化工作中的主體地位。要采取措施,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標準化工作機制,使企業真正成為制定標準的主體、宣傳標準化工作的主體、貫徹和實施標準的主體,轉變粗放式生產方式。發揮企業的帶動示范作用,組織有條件的企業申請參與國家節能減排標準的制定工作,調動企業和有關科研機構參與企業標準制定的積極性。鼓勵引導企業加大對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力度,推動自主創新,鼓勵將自主創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節能減排技術制定為標準,加快節能減排創新技術成果向標準轉化的步伐。
企業還應不斷推進標準化、規范化、現代化管理。為此,能源標準化工作要做好以下具體工作:一是健全節能標準體系,提高節能專業標準覆蓋率。廣泛了解掌握國內外能源標準化的現狀和發展趨勢,為節能標準的制修訂提供科學的依據。二是對主管能源標準化的領導和專職工作人員,以及主要耗能崗位的操作工人,分別進行培訓,開展崗位練兵,不斷提高他們的素質和能力。
節能減排標準化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工作,需要各企業及有關單位的有力支持。企業在節能減排標準工作中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的力量,建立和完善企業相應的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,加強對企業節能減排標準的統一組織、協調,共同推進節能減排標準化工作的開展。
(來源:中國環保設備展覽網)
文章鏈接:中國環保設備展覽網 http://www.hbzhan.com/news/detail/74056.html